郑国坚教授:新时代高校商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挑战与应对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数字经济是全社会信息活动的经济总和,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第三经济形态。信息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个基本生产要素,信息与材料、能源构成数字经济的“资源三角”。工业经济中“用机器生产机器”模式被数字经济“由智能机器控制智能机器”所取代。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创新;促进大数据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孕育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驱动生产方式变革的新动力。
技术变革、经济环境的迅猛发展给商科人才的培养带来巨大挑战。互联网技术改变了企业信息的披露方式、传播途径、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度,从而开始改变管理者、投资者和监管者的决策行为和估值功能的发挥。大数据的复杂性、有效性和偏差性并存,对企业经营管理、产品市场、金融市场、产业链整合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更加深刻、复杂和多元。人工智能(AI)对会计、审计的传统功能和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决策和过程均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Michael Osborne 和 Carl Frey 的数据体系分析365种职业在未来的“被淘汰概率”,其中“会计”排在第3位,被替代的可能性为97.6%,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更是作为商科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必须直面的事实。未来培养怎样的商科人才?需要配置怎样的资源?采用什么样的路径培养?个人有以下几点思考。
未来的商科人才应该能更充分感知国情、民情与商情。商科人才的培养如果仍旧定位于掌握具体的经济分析、预测的技术或技能,是很容易被AI所替代。但经济活动离不开社会的结构现状、参与其中的各类人的诉求与偏好,文化习俗与传统延续。所以要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加大通识教育的比重,增加社会学、人文修养、沟通交流的知识比重,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人文情怀和企业家精神。
未来的商科人才应该具备当代企业家精神。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公布,这是中央首次以专门文件明确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这表明,近年来,弘扬企业家精神、振兴实体经济越来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而企业家精神的实质是什么:爱国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创新发展专注品质追求卓越、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所以在人才培养体系与方案设计中要增加相应的知识与案例,专门设计企业家创新、创业、坚守、担当的分享,增加现场教学与交流的环节。
未来的商科人才应该能更好的准确认知、善于沟通、持续学习。放眼未来,如果那些重复枯燥无味的体力活和技术活,都被机器给做了,那人类的商业活动将会回归到人的本身,人与人的交流将会变得越来越频繁,与人交流的能力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与人交流的能力培养在于提升学生对于自身的准确认知与定位,持续的学习与实践能力,愿意沟通、主动沟通的心态等。那么在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于职业道德、团队合作、职业判断在课程中、项目中能够深刻体会并铭刻在心。
最后,未来的商科人才应该更加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未来的生态文明、社会进步需要每个人的参与,重视健康、关爱环保,在消费时以健康、环保、时尚、有机、天然、绿色为主题,应该成为每个人对社会、工作、家庭、自我与他人的责任与态度,成为一种习惯与品格。因此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应该设计更多的“知行”项目,让学生能够勇于面对并努力改变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不懈努力!
郑国坚教授简介
Introduction
郑国坚,澳门新葡平台网址8883网站会计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曾任三七互娱、广弘控股、珠海港、东莞证券独立董事。新三板智库首席专家,广东互联网金融研究会副会长。2011年被财政部选拔为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学术类),2012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计划(校级)。主要研究领域:会计、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在《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China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会计研究》、《金融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国会计评论》等国内外权威财经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多项省部级课题,承担多项校企合作项目。主要讲授课程:公司治理、股权架构设计与资本运作、(高级、国际)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主要社会实践领域:公司治理与股权架构设计咨询、兼并收购与私募股权投资实务,新三板(拟)挂牌企业的咨询、调研、价值评估和投融资实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