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思享】刘运国:管理会计助推企业去库存

发布日期:2016-04-18

编者按
      2015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国家高层多次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国家战略、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会计领域特别是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如何发挥核心作用,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管理会计助推企业去库存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结构转型工作的重点。结合管理会计的存货管理和相关理念来理解管理会计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作用。
 

1. “零库存”是存货管理的最高境界。
      不管是主动存货(防止停工带料和市场风险)还是被动存货(销售不畅),都会产生存货成本。因此,最理想的存货管理是适时制,采购、生产、销售无缝对接,没有库存,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当然,做到“零库存”确实很难,但坚持这样的理念,也一定能减少库存,从而降低企业,提高企业效益。
 

2. 科学确定存货水平是降成本的重要途径。
      对绝大部分企业而言,存货不可避免,关键是要科学合理确定存货的水平。利用成熟的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及时跟踪采购进货、生产进度、出货销售数据,对照最佳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指标,可以准确确定最佳存货水平,从而降低库存和存货成本。
 

3. 双管齐下是去库存的重点内容。
      去库存,要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双管齐下。需求侧就是要做好营销,不同品类、品质、批次的产品采取差异化定价和促销,扩大销售,加快资金回收;供给侧则要根据市场销售状况和客户反映以及产品市场地位,利用波士顿矩阵做出选择,保留销量好、价值高和代表未来机会的产品,淘汰劣势和没落产品。
 

4. 控制生产规模和生产结构,是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的关键内容。
      控制生产规模和生产结构就是要淘汰没有贡献、没有价值的产能。根据管理会计的原理,一条生产线及其产品,如果不带来利润,但有边际贡献,一般可以保留;如果既没有边际贡献或边际贡献为负,也不创造利润,那该产品和产品线就要坚决淘汰,减规模、调结构。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另一个要义是要调整增加有效的供给,对企业而言就是增加满足客户现有需求和潜在需求(未来需求)的供给,才能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