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博士后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质量,根据国家博士后管理工作有关规定和《哈尔滨体育学院博士后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为了做好博士后考核工作,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应根据学科建设或实际工作需要,每年制定博士后研究人员岗位计划,确定每个博士后岗位的工作职责、相关待遇、经费来源、合作导师及合作导师职责等。
第二章 博士后考核工作原则、内容和标准
第三条 博士后考核工作坚持德才兼备,以创新性科研成果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为核心的考核原则。
第四条 博士后考核工作主要考核博士后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科研能力、项目完成情况以及取得的科研成果、做出的实际贡献等主要内容。
第五条 博士后考核工作标准由流动站按照博士后考核工作原则、内容、基本考核标准等要求制定。
第三章 进站考核
第六条 进站考核是指博士后流动站拟定了博士后的研究项目和合作导师,且筹集到研究项目相关经费,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时所进行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申请者的职业道德、科研能力、科研成果以及项目研究思路等,采取的主要形式是答辩。
第七条 进站考核程序和要求:
(一)答辩开始前,申请者应按要求填写好《哈尔滨体育学院博士后进站考核表》中的有关内容。
(二)博士后管理人员将申请者提供的全部材料送流动站负责人审阅,并提出初审意见。
(三)确定进站考核小组,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 5 人。包括合作导师、2-3 名同行专家、流动站管理机构负责人等。
(四)初审通过后,将申请者材料送流动站考核小组成员审阅,根据博士后岗位和科研工作发展需要,确定答辩人选,安排时间进行答辩。
(五)答辩时间确定后,及时通知申请者,相关人员可观摩答辩。
(六)申请者携带博士学位论文、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发表的文章等材料按时进行答辩。
(七)流动站负责人主持答辩会。全体博士后考核小组成员及秘书参加,组长宣布答辩会开始。
(八)秘书介绍拟进站博士后姓名和简要基本情况(学历与经历、发表论文和博士论文等)。
(九)申请人介绍博士期间工作、科研及博士论文等基本情况(限时不超过 20 分钟),然后阐述进站后的工作计划(限时不超过 30 分钟)。
(十)考核小组成员及与会者提问,申请人答辩。
(十一)答辩结束后,暂时休会。
(十二)举行考核小组成员会议(申请人回避),进行如下议程:
1.合作导师简要介绍录取申请者的意见和建议。
2.考核小组成员针对申请者的基本情况、发表论文、博士论文和进站后的计划的创新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评议,评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对申请者基本情况、发表论文情况及博士论文进行讨论,特别要对申请者进站后的设想和工作计划所反映的基础理论和学科前沿知识的深广性,以及论文、科研成果的创新性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
(2)评议主要针对申请者的设想和计划以及在站期间的所定科研指标进行评议。
(3)如考核未获通过,视情况可作出是否同意申请者修改进站后的计划,在规定时间内重新答辩一次的决议。
(十三)考核小组成员进行无记名投票,并作出相应决议(招收要注明经费是统招或自筹),决议经全体考核小组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方可通过。
(十四)考核组组长公布投票结果和最终是否录取决议。
(十五)考核会议由秘书记录。会议结束后填写考核意见表《mg冰球突破官网入口博士后进站考核表》,签字盖章后报省博士后管理办公室。